可到了观门口,小团子又犯了愁,自己不能进去,又不能把陆金锁背回后山。思来想去,最后他把陆金锁放到了门旁边,自己上去敲门,听见里边儿有了动静,他转身躲了起来。
此时已过半夜,他这一叫门,瞬间惊动了院子里的人。前院的几个女弟子匆忙披上衣服,打开了院门。只见陆金锁醉倒在门口,浑身酒气,酣睡正沉。
众人见状,皆面露惊讶之色,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等上官明月赶回来时,一切为时已晚。
此前她先将公孙易送回了后山,安顿好了才折返回来。没想到小团子竟闹出这么大的动静。她刚一进院儿,正巧被师傅周道清堵个正着。
见师父脸色阴沉,便知大事不妙,可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晚了。无奈只能硬着头皮,惴惴不安的走到师傅面前,吞吞吐吐地说道:
“师~师傅,陆师妹她~她……”
“先别说了,你们先把陆金锁抬回屋里,等明天她酒醒了,你俩再来找我。
说罢,狠狠地瞪了上官明月一眼,转身回房去了。
次日,陆金锁酒醒,上官明月把昨晚发生的事讲了一遍。陆金锁又气又恨,都怨那个该死的小团子,为什么要背自己回来?难道不知男女有别吗?而且背回来也就算了,居然给自己扔到门口不管了,太可恨了!若不是着急去找师傅认错,她恨不得马上去后院找小团子,狠狠教训他一顿。
两个人不光被师父严厉的训斥一顿,而且被关思过院三天,闭门思过。
当然,做为罪魁祸首的周道通与公孙易也没好到哪里去,二人被周道清狠狠的说教一番。周道通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,把周道清气得咬牙切齿,火冒三丈。若不是公孙易一个劲的认错说好话,他们非被赶下山不可。
经此一事,除了老道士周道通,其他几个年轻人都收敛了许多,尤其是上官明月和陆金锁,二人很少再去找公孙易他们。
不过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上官明月就会想起那晚公孙易所诵的词——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……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每当她合上双眼,公孙易的身影便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浮现,她对此深感困惑。难道自己已然钟情于他?不,绝不可能。
那日,师父曾当面询问过她这个问题。并提醒她,他俩本就有婚约在身,若是上官明月有意,大可下山与他成婚。
彼时,上官明月的回答是否定的。尽管自从公孙易向她坦诚一切后,她对公孙易的态度有所改变,二人相处亦颇为和谐,然而上官明月从未动过嫁给他的念头。
然而,自那晚醉酒之后,她的心中总是萦绕着一个人,脑海里不断浮现公孙易痛哭流涕、伤心欲绝的模样。上官明月实在不解,这种情感究竟是爱,还是怜悯?